从谢尔顿到谢顿 从地球到川陀

思考·阅读 · 2021-07-12


Image


Image

折后购买价格:190


“他真正要写的不是一个纯粹空想的未来,或者远在不晓得何处的宇宙深处的一些故事,来让我们神而往之,让我们想像他,让我们在里面娱乐,或者快乐。


不,他是要放在那样的一个背景下,来看看人到底是怎么回事?文明是怎么回事?历史是怎么回事?在这种意义上,这样的科幻小说就是一种,你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文明社会,人类历史政治的一种实验小说。


而《基地》之所以伟大,正因为它是这样一个小说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梁文道



01


刚翻了一下购买记录,从下单到今天大概一个月的时间,终于把《银河帝国》全系列读完了。


基地系列7本,机器人系列5本,帝国系列3本。


一个月以来,表面上在通勤,不过每日从家到公司,从公司到家。


实际,我从川陀迁跃到端点星,从地球钢穴迁跃到奥罗拉。见证了人类从小小的地球,一步步殖民全银河,又从银河帝国覆灭到第二银河帝国崛起。


不能不对阿莫西夫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

02


从开始读到15本全部读完,花费一个月的时间,几百万的文字中记录了太多的故事,一个个星球的崛起,但现在能够叫得上名字的人物,我已经记不起几个了,大事件也只剩下几个。


所以不打算赘述详细的情节,只是想简单记录一下的读完这个系列的感受。


总的来说,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都值得一读,帝国系列的那三本比较拉跨。


小时候能够接触到的科幻读物非常少,除了课内学习的《海底两万里》,接触的就是各种未解之谜的地摊文学了,到了大学才接触刘慈欣的额《三体》《乡村教师》《流浪地球》这种硬科幻。某一个时间过后,感受到时间的有限,于是把阅读重心从虚构类转移到非虚构类。


《银河帝国》算是软科幻小说,大刘的书是硬科幻。


Image


一个月没读几本书,为了找回状态,开始读《银河帝国》,在此过程中,感受到了更多想象上的刺激。



03


想要完全的确定性是不可能的。


贯穿基地系列的就要数“谢顿计划”了,谢顿可以确定地说是前五本的主人公。《生活大爆炸》中的谢尔顿的名字正是在致敬谢顿。“谢顿计划”是他把自己发明的心理史学作为工具,为第二帝国的崛起建立的长达几百年的复兴计划。


心理史学运用数学算式的统计学——这样说当然还是无法得知这是一门什么学科。其实这门学科无非是三种学科的综合应用:心理学,史学,统计学。


简单来说就是:人类有什么样的心理,最终就会导向什么样的行动,这就是从心理上预测行为,但这还不够。史学部分,着重点在于人性不变。


从历史中可以看到,无论沧海桑田,世事变迁,人类的心理趋势变化极小,所以这部分不计算个体心理的变化,而是看重人类群体的整体性心理。


在前期很多情节我都要觉得谢顿真的成功地预测了未来,但最后还是失败了。


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,有太多的变量,短期可能通过人为操控环境,达到自己目的,但是想要预测并控制自己死后几百年几千年的事情,是难以做到的。


想要达成建立的目标,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未知因素进行革新——比如遵义会议、古田会议。



04


扩张、发展才是硬道理。


机器人系列中,地球上人类的寿命是100岁,地球上的前期到太空探索的先锋队,他们的后代在机器人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发展,寿命达到了400岁。


但还是由地球的人类建立起了银河第一帝国,太空族本是先遣队,拥有着冒险的基因,索拉利星球上的人类的机器人技术是发达,但他们都因固守自己的优势,止步不前,反观仅能活几十年的地球人类,在银河中疯狂地扩张。


丹尼尔说,稳定带来消亡。


05


心灵控制实际是情绪察觉的终极状态。


吉斯卡、第一发言者、骡、最后的机 丹尼尔,拥有的最强大的能力都是心灵控制。


最开始发展出的心灵控制,是不能够完全控制一个人,运行的机制是在人的情绪临界点,顺势推一把,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在不同的场景中,人有不同的情绪,在现实中,深夜容易冲动购物,这时候外界大减价,限时抢购,其实也只是轻轻推了一把。


影响他人的人,才是掌握权力的人,就像即使第一基地成功了,实际掌控最高权力的还是第二基地的发言者们。



06


这些零散的感受原本是不打算凑成一篇文章的,但是在看了David Perell的文章的一张图,还是觉得应该把感受记录一下。


Image

Theme Jas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