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粮食、增肥力、种朵花

思考·方法论 · 2023-09-23


给自己的任务贴上 「产粮食」「增肥力」或 「种朵花」的标签。


最近在读有关华为的书籍,任正非关于变革主题的一个发言中的比喻特别有启发:


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(销售收入、利润、优质交付、提升效率、账实相符、“五个1”等),以及增加土地肥力(战略贡献、客户满意、有效管理风险),不能对这两个目的直接或间接做出贡献的流程制度都要逐步简化。这样才可能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下,持续保持竞争的优势。(任正非:《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》,总裁办电邮讲话[2015]016号)


迁移到个人的系统, 我发现自己在「产粮食」这方面做得太差,投入太少。


而「增肥力」是不能够很好被量化,之后打算改一下。


🔺 「产粮食」是把自己当做主体,生产出能够和自己独立存在的东西。

可以是写文章、教程,构建影响力品牌 ;

可以是敲代码、做产品,带给别人价值 ;

可以是完成基础的工作。


🔺 「增肥力」是把自己当做被投资的主体,增加未来单位产出粮食量和可产粮食的时间。

可以是多多锻炼,身体、心理更健康;

可以是优化系统,工具、流程更丝滑;

可以是读书冥想,内心更少无用内耗;

可以是总结复盘,思路、执行更清晰。


🔺 「种朵花」是我自创的,感觉如果生活只是「产粮食」「增肥力」,那自己的这块地也确实太过单调无聊了,可以「种朵花」增添自由色彩。

可以是徒步、观云,做无用的事;

可以是塞尔达、吃鸡,做爽的事;

可以是任何别人不理解,但自己喜欢做的事。


把上面这种思路融到个人系统,目前我是这样做:

1.  把滴答清单中所有的任务都加上三者之一的标签。

2.  每个番茄🍅闹钟的问卷开始前,都要填写是「产粮食」「增肥力」还是「种朵花」。

3.  周复盘时清单一周成果,可以接受一周没有「增肥力」,但不能接受没有「产粮食」,因为学校阶段,专门「增肥力」的时期已经过去了,是该整出些自己的作品了。


当然三者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,「产粮食」的同时也是「增肥力」,不过在做一件事前进行心理预设,确实有些帮助。


对于阶段性复盘也有帮助。



如果你喜欢我的推文,请关注公众号醋泡白豆~

类比比喻 华为方法论
Theme Jasmin